奇才知遇感先皇,晚岁邅回徙瘴乡。万里岭南余涕泪,千秋海外有文章。
采风手校《居儋录》,醉月心悬载酒堂。一事类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
要使天骄识凤麟,读公诗句气无伦。岂期变法纷朝政,差免书名到党人。
修怨古闻章相国,推恩今见宋宣仁。过书举烛明何在,削牍真惭旧侍臣。
意有未尽再题二律。清代。张百熙。 奇才知遇感先皇,晚岁邅回徙瘴乡。万里岭南余涕泪,千秋海外有文章。采风手校《居儋录》,醉月心悬载酒堂。一事类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要使天骄识凤麟,读公诗句气无伦。岂期变法纷朝政,差免书名到党人。修怨古闻章相国,推恩今见宋宣仁。过书举烛明何在,削牍真惭旧侍臣。
(1847—1907)湖南长沙人,字野秋,一作冶秋。同治十三年进士。中日战时曾疏劾李鸿章阳战阴和。戊戌政变时坐荐康有为革职。《辛丑条约》后疏请变科举、建学堂、设报馆。充管学大臣,力主派学生出洋留学。官至邮传部尚书。卒谥文达。 ...
张百熙。 (1847—1907)湖南长沙人,字野秋,一作冶秋。同治十三年进士。中日战时曾疏劾李鸿章阳战阴和。戊戌政变时坐荐康有为革职。《辛丑条约》后疏请变科举、建学堂、设报馆。充管学大臣,力主派学生出洋留学。官至邮传部尚书。卒谥文达。
折杨柳行一首。明代。黄省曾。 青杨带芳堤,岁岁成枯凋。黄枝被严霜,忽复攀春条。草木有再荣,素发无还毛。相送入玄夜,白骨捐山郊。平生华堂烛,不复然明膏。委形非吾有,百年乃徒劳。安得驾游鸾,碧汉追王乔。轸念良巳久,口燥朱唇焦。发迈求神仙,装办何萧萧。芙蓉蔽行渚,秋雁鸣巳飘。时哉不停轨,黄鹤讵可招。
馀思。明代。郭之奇。 或歌或罢有馀思,不可如何赋远而。日月惊心成老大,风云逼眼动愁悲。人间美景当头错,山背烟容觌面欺。斗室何关终古事,此中惆怅复谁知。
送严藕渔宫允还梁溪 其二。清代。屈大均。 珥笔蓬莱久,三年接御屏。人如若耶月,客是富春星。莫恨蛾眉短,须愁兰佩馨。金螭东畔立,可许一沉冥。
又同黎明府游铜官山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 美人如玉树,作令得铜官。望气千峰紫,清谈六月寒。讼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欢。归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刘摰。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