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朱子文化名言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8-27 08:03:01 热度:23℃

    作者:落日斜阳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朱子文化名言(通用210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子文化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朱子文化名言(通用210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子文化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2、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1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11、礼即理也。

    12、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13、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14、问佢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16、百学须先立志。

    1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18、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

    19、传承经典,挖掘主题文化育人素材

    20、守正直而佩仁义。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21、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22、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23、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24、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宋朱熹《学规类编》。

    2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26、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27、彰显个性,打造主题文化育人环境

    28、问佢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9、守正直而佩仁义。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30、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1、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32、志者诗之本也。

    33、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3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3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3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37、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3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9、朋友,以义合者。

    40、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41、《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2、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43、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44、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45、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6、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47、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48、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产,薄父母,不成人子:

    49、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5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5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5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53、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54、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55、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56、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57、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58、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59、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60、和风山川秀,佳气度吉祥,何处满城春,稚子见天真。

    61、朋友,以义合者。

    62、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6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子语类》

    64、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文公集》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66、讲学莫先于《论》、《孟》,而读《论》、《孟》者又须诸章熟读。

    67、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68、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69、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70、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71、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7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73、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7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7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76、守正直而佩仁义。守正直而佩仁义。

    77、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78、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79、浣溪沙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80、志者诗之本也。

    81、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82、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83、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84、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85、礼即理也。

    86、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87、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88、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89、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9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91、青玉案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9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

    93、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

    9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宋·朱熹

    9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朱熹

    9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宋·朱熹

    97、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9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宋·朱熹

    99、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

    100、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宋·朱熹

    101、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宋·朱熹

    102、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10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04、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10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6、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10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08、胸中书传有余香

    109、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110、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111、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112、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113、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14、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115、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16、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1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1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19、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20、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

    1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22、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2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2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25、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

    12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2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128、读书万卷始通神

    12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3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3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132、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13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4、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135、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136、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37、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38、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39、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140、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41、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142、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143、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144、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45、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46、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147、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4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49、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150、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

    151、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152、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53、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154、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155、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156、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157、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58、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159、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6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161、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162、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163、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64、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165、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166、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167、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168、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169、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170、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171、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72、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173、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174、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175、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176、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177、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178、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179、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180、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181、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82、国以民为车,社稷亦为民而立。

    183、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184、国君好仁,则必无敌于天下也。

    185、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86、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187、日落西南第几峰?断霞千里抹残红。

    188、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189、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190、兴者,先富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9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9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94、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195、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19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197、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198、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199、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200、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201、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02、宽而不畏,严而见爱。

    203、兼取从长,以为己善。

    204、辞达则止,不贵多言。

    205、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206、仁者,以天下为己责也。

    207、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

    208、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20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210、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朱子文化名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