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7-31 20:51:01 热度:487℃

    作者:悠然自得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必...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4)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1)若a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2)若a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2

    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3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一物理知识点2

    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4

    电场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场力做功是qU,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1.精选最全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2.精选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3.最新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4.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5.最新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5

    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6

    1.电容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C=Q/U,式中Q指每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

    ①电容是反映电容器本身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跟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

    ②电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

    常用单位有微法(μF),皮法(pF)1μF=10-6F,1pF=10-12F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

    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k是静电力常量;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

    3.电容器始终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带电量不变。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7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先驱者】

    对自由落体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本身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则下落得越慢。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