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7-24 21:18:01 热度:453℃

    作者:夜色温柔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美术绘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大班教案:美术绘...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美术绘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1

    目的:

    1、通过冷暖两种色调对比,学习用冷色来表现夏天的夜晚,从色彩入手,培养孩子绘画的表现力。

    2、尝试用喷刷做画的游戏方法绘出美丽的夜色,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准备:

    1、做画工具牙刷,废塑料筐残片剪成的喷刷用具每人一个,三色水粉(蓝、绿、青)、剪纸若干份,颜色卡幼儿人手一份,教师示范用纸、录音机、磁带各一。

    2、课前让幼儿认识剪影并观察美丽的夏夜。

    过程:

    1、引出课题:放音乐《夏夜》将幼儿带到夜暮降临、万物寂静的特定环境中,提问:

    ①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时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来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从周围的环境和色彩两个方面引导),(如月亮出来了、蓝蓝的、静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花睡了、宝宝睡着了、小星星也睡着了等等)。

    2、同时出现冷暖色调的颜色卡,让幼儿选择适合做夜色的颜色,然后按冷暖分开,对比与思考,加深对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认识。

    红色背景,颜色鲜艳、热烈、使人兴奋、激动、高兴。

    黄色背景,暖和,明亮,鲜艳夺目。

    绿色背景,安静、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梦境。

    蓝青色背景,冷、宁静、安静。

    3、我们来画一幅美丽的夜色,教师不完整示范,只讲清喷刷做画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让1-2名幼儿试试:

    4、绘画游戏,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儿喷刷美丽的夜色。

    ①启发幼儿考虑好画面的整体布局,注意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②在幼儿做画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并提醒幼儿做画时的卫生习惯。

    5、感受:欣赏作品,让幼儿体验美丽的夏夜,(夜深了,宝宝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们互相看看,看谁的宝宝睡的最香,轻轻走出活动室)

    活动评析:

    1、从构思上,突出表现两点,审美性和游戏性

    在这节课上,采用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婴儿,手拿摇扇在躺椅上乘凉的的老爷爷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猫儿,树上一对相依相偎的小鸟、夜色中的楼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图,给幼儿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另外,在幼儿喷刷做画过程中,伴随一曲《渔舟唱晚》,古筝声声,情色融融。在这里,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美的空间,把幼儿带到了美的意境中,这样,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在喷画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手拿牙刷,在喷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戏,一边喷刷,嘴里边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孩子们或站着,或坐着,不拘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沉醉在艺术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艺术家,兴趣非常的浓厚,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1)不完整示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进行完整的示范,只讲明喷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对教学中的精彩部分—“喷刷的效果”采用设埋伏的方法,给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剪影艺术的美,当一幅幅美丽的夏夜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声声的惊叹声,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2)在冷暖色彩的对比思考中,

    教师则从幼儿身边的东西,如对暖色调的理解,教师从你看到红色想到了什么来启发引导幼儿,如太阳,红绸子、小红花等等,然后从太阳和太阳光带给人的感觉,如红绸子表现的是节日的热闹场面,给人的感觉很热烈,使人兴奋和激动,太阳光则很亮、很刺眼,来加深对暖色的理解。绿、蓝、青色则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颜色,从它们带给人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幼儿,加深对冷色的认识。

    (3)在课后不进行作品评析,让幼儿自由欣赏作品,去感受和体验美丽的夏夜。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簇,象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又象是在观赏美景,有身临其境之美。

    (4)在为幼儿选择操作材料时,教师没有根据个人的情趣和爱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给幼儿多种剪纸材料,让他们自由布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和创作欲望。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武术动作画出相应的简笔画。

    2.在欣赏武术动作的基础上,创编出各种不同的武术简笔画。

    3.喜欢绘画活动,感受绘画乐趣。

    【活动准备】

    磁带:男儿当自强。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武术的动作。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武术动作。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武术操

    1.今天,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武术动作编到我们的音乐里好吗?

    2.要求幼儿听音乐节奏有力地做动作。

    二、幼儿学习绘画武术线条人进行创编不同的`武术简笔画。

    1.上次我们学习了武术中的基本动作“马步冲拳”,谁愿意上来做一下,并把动作要领说出来。

    2.今天要给你们出个难题,谁愿意上来把这个动作画出来? 要求只用简单的线条很快就画出来。

    3.设计我喜欢的武术动作线条人。

    教师:请你来设计,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动作的武术线条人? 先想好动作,并把它做出来,然后去创编。

    4.教师引导提示幼儿绘画注意事项。

    三、展览幼儿作品,教师讲评幼儿的作品。

    1.你们觉得谁画得既简单又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做的什么动作。

    2.请幼儿向同伴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 也听听同伴的想法,然后请幼儿看武术线条人做动作。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收集关于武术的一些动作,下次活动课和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3

    活动名称:

    绘画《鸟儿满天飞》

    年龄段和领域:

    大班美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鸟儿飞翔的不同形态,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创造性的表征小鸟的形象。

    2、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感受“中国元素”的独特美。

    3、体验作品中不同形象、不同动态鸟儿满天飞带来的美感,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手绘风凰、羽毛图案“中国风”版幼儿画纸、不同形态的鸟儿图、展板、课件、《百鸟朝凤》民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兴趣与欣赏,通过《百鸟朝风》的传说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1、出示羽毛

    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这是谁的羽毛?我们的绘画课要从这些羽毛2、在《百鸟朝凤》音乐中,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手绘传说中不起眼的小凤凰。(故事后附)

    二、观察讨论

    1、方向的引导

    提问:漂亮的小鸟从四面八方飞来,看,这只小鸟是从哪儿飞来的?

    它的头朝哪儿?

    教师小结:小鸟的头朝哪儿,小鸟就朝哪里飞。

    2、形态的观察

    教师请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喜欢的鸟,从翅膀、尾巴、颜色等部位讲述。

    请幼儿讲述见过的其它小鸟

    教师可引导幼儿发现小鸟形态的不同之处

    三、幼儿创作

    1、提问:鸟儿满天飞翔,你想不想画一只更漂亮的小鸟?谁来说说你想画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2、幼儿创作,老师从形态、花纹等方面进行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价

    1、请幼儿说说自己画的小鸟

    2、请幼儿说说喜欢的同伴的作品

    3教师适当总结、提升

    技能情感的延伸:

    1、出示凤凰的手绘图片,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整体感受画面中鸟儿朝着凤凰满天飞舞的景象。

    教师:小朋友画的鸟儿满天飞,我们飞到了凤凰的家,看,凤凰出来了,它可真美呀。

    2、出示明清及近代艺术家以不同形式创作的《百鸟朝凤》作品,开拓幼儿视野,进一步引起幼儿共鸣,激发幼儿“我要当艺术家”创作“大作”的兴趣。

    我们画的小鸟朝着凤凰展翅高飞,这幅画就叫《百鸟朝风》。在我国许多绘画家也画过《百鸟朝凤》这幅作品,我们一起在《百鸟朝凤》的音乐中欣赏一下吧。

    《百鸟朝凤》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和其它小鸟一样,羽毛也很平常,它很勤劳,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找不到吃的,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风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较好的实现了各个活动目标,活动中能较好的把握重难点,通过《百鸟朝风》的传说引起幼儿对小鸟的兴趣,并在接下来引导幼儿观察鸟的方向及形态时孩子们能较完整的说出不同小鸟的特病·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能自主大胆地进行创作,积极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画的小鸟。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把引导作为重点,一直到全体幼儿创作讲评结束才出示老师的“范例”一直华丽变身的凤凰,既消除了“

    教”的痕迹,又能将幼儿的创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活动中各个环节目的明确“兴趣欣赏”在前,引导观察为重点,相互评价,老师与小朋友作品完美组合成《百鸟朝凤》,让孩子们眼前一亮,最后延伸活动中幼儿欣赏到不同创作的《百鸟朝凤》,进一步激励幼儿养成“我也要当艺术家”的愿望。

    本节课将中国传统元素很好的融入到孩子们的整个过程中,使幼儿在绘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

    本节课比较欠缺的地方是在幼儿的追问上不够“精”,老师的语气有些平淡,今后还会继续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及时纠正。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4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用绘画表现秋游的快乐情景。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和《秋游》的磁带。

    2、《秋游》的一段录象。

    3、幼儿绘画工具: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边唱边走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1、师:让我们唱着歌去郊游吧。(听音乐边唱边走进活动室)

    2、师:大家开心吗?唱着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

    3、师:哎,ⅹⅹ小朋友想起了去秋游。这次秋游我们到过哪些地方?

    二、看秋游的一段录象,回忆秋游最开心的'事。

    1、师:你们真了不起,还记得秋游的事情,可是我有点忘了,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看看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

    2、看完录象后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呢?(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棒,怎样把秋游的快乐留下来呢?(画出来)对把它画出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刚才有小朋友说:“和好伙伴坐在汽车里有说有笑,看着外面的风景真开心,你就把它画下来;有的说在蠡湖中央公园一边休息一边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很开心,你也把它画下来;还有的人说到桔子园里采桔子特别难忘,你就画下来。

    三、提出作画要。

    1、秋游时让我开心的事情很多,今天只要把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件事情画下来。

    2、我们先想一想画哪些人?画什么景色?该画在纸的哪里,想好了再画。

    3、比一比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合理布局。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组织画面。

    3、引导先画好的幼儿轻轻走下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或画好的同伴之间互相讲讲自己的图画,鼓励大胆的幼儿走下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五、作品欣赏与讲评。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5

    活动目标

    1、在欣赏、交流中感受老鼠生动可爱的形象,尝试用毛笔画出老鼠的各种造型。

    2、能用点画的方法表现老鼠。

    3、能根据不同内容选用大小不同的笔绘画。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过老鼠,了解老鼠的基本特征。

    2、课件:关于老鼠的幼儿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了解老鼠的基本特征。

    (1)教师:图片上有什么?长什么样?这两只老鼠在干什么?

    (2)教师:老鼠的头尖尖的,尾巴长长的。老鼠可顽皮了,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爬下。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老鼠的身体可以用什么方法画?老鼠的五官和尾巴用什么笔画?为什么?老鼠可能会做哪些动作?

    (2)教师小结:可用中号笔横点画出老鼠头部,直点画出老鼠身体;用小勾线笔添画细节,如眼睛、嘴、胡须和尾巴等。

    3、幼儿尝试用毛笔画老鼠,教师指导。

    (1)教师交代作画的基本要求,幼儿尝试创作。

    教师:今天我们用毛笔画老鼠,用哪种毛笔比较好呢?

    (2)运用已有经验添面背景,丰富画面内容。

    (3)鼓励幼儿画m不同动态的老鼠。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l)教师:请给你的`画取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要取这样的名字。

    (2)教师小结:我们今天画了各种各样的老鼠,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玩游戏,还有的爬上了灯台,真有趣!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6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美术绘画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假日所见所闻的快乐。

    2、能用绘画的方式大胆描绘度假的场景,并能合理对画面进行布局。

    3、学习用线条、色彩表现度假愉快的场景。

    活动准备:

    1、彩笔、油画棒、画纸若干。

    2、经验准备:和同伴交流过有关度假的话题。

    3、度假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引导幼儿围绕自己的度假经历进行谈话。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欣赏各种旅游地区图片,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都是老师假期去过的地方,你在照片里看到了什么?最喜欢照片里的什么?

    (2)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3)引导幼儿说说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样画呢?(提醒幼儿重点描绘出度假时的亮点)

    (4)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简单梳理。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发放操作材料,交代绘画要求。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度假时的场景,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特别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4、作品展示,师幼共同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台讲讲自己的作品。

    (2)师幼共同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故事,和同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故事。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7

    目 标:

    1.能大胆画出四肢变化的动态人物

    2.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

    准 备: 会动的娃娃玩具1个、铅笔数同幼儿数、纸若干

    过 程:

    (一)找不同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张娃娃的图片,你们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娃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找原因

    1.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让图画里的娃娃动起来,你们信吗?

    2.娃娃的`什么地方动了?

    3.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动?

    (三)试试看

    1.原来娃娃会动的地方在两张图画上的动作不一样,快速的用铅笔拉动纸头,娃娃就可以动了。除了这些动作,娃娃还可以做哪些的动作?(请幼儿到前面做动作)

    2.怎样画呢?(幼儿说,教师画)

    (四)幼儿操作

    1.原来娃娃可以做这么多不一样的动作,如果让你来做一个会动的娃娃,你想让他做什么动作 呢?

    2.看来你们都想到了好办法,那快点把娃娃请出来吧!

    (五)作品展示

    1.谁愿意请你的娃娃给我们表演一下?

    2.猜猜他的娃娃在做什么?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8

    教学内容:绘画《熊猫》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如何使用图形绘画熊猫。

    2、教育幼儿保护熊猫。

    3、通过绘画活动丰富幼儿想象力,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熊猫拼图一幅,范画一张,纸,彩笔人手一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课题:

    1、猜谜引入:

    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

    爱吃鲜竹笋,家住竹林里。

    2、根据幼儿回答引出绘画课题。

    二、授课:

    1、出示范画,提问引导幼儿说出熊猫的形体特征:

    小朋友们仔细瞧,看看我身上藏着哪些图形宝宝,它们分别是我的什么部位?

    2、请幼儿说说熊猫的喜好“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

    师根据幼儿回答,适当在范画上添上动态熊猫。

    3、结合教材进行德育:

    熊猫宝宝是我们的国宝,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动物,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它,爱护它。

    4、根据儿歌,师示范画法;(帮熊猫画张相)

    我是一只大熊猫,

    请你先画我的头,它是一个大圆圈,

    耳朵是个半圆形,长在头顶的两侧,

    眼睛是个椭圆形,在我可爱的小脸上,

    鼻子是个小圆圈,它在这个位置上,

    请别忘了我的嘴,长在鼻子的'下面,是两个美丽的小弧线,

    还有我的胖身体,要和脑袋连接好,

    谁来帮我看一看,看看我还缺什么?

    请你帮我画一画,画上我的胳膊、腿。

    (1)熊猫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它画相,小朋友们愿意吗?请小朋友们做好准备,提醒幼儿注意绘画姿势。

    (2)幼儿自由画,师重复绘画儿歌并巡回指导,同时引导幼儿进行创造。

    (3)提醒幼儿注重画面布局。

    5、涂色:

    教师提出简单的涂色要求,幼儿自由上色。

    6、讲评:

    对绘画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7、活动结束:

    熊猫宝宝邀请小朋友一起跳舞,到户外去做游戏。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美丽的鸟,并突出鸟的不同特征。

    2、通过欣赏图片,教师的示范讲解,尝试运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五彩缤纷的鸟。

    3、绘画时保持良好的坐姿。

    活动准备:

    图片、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鸟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不同鸟的不同特征: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八哥的嘴巴大,猫头鹰的眼睛大,老鹰的.翅膀大。

    二、探索鸟的画法以及涂色中渐变的方法

    1、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中《美丽的小鸟》,了解线描画的装饰小鸟的基本特征。

    师:他们用了什么方法来画小鸟的?

    2、师讲解、示范装饰鸟的技法。使幼儿知道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分别装饰:头、身体、尾巴、翅膀几个部分。

    3、师示范渐变的涂色方法。选出同一颜色的深色和浅色如:深兰、浅蓝,先用其中的一种颜色涂色,紧接着再用另一种颜色涂色,在接连处用前一种颜色将界线自然过渡。

    三、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师:小朋友在画的之前想一想你的小鸟在做什么?你还想怎样来装饰你这只小鸟,使它更美丽!你还可以在小鸟的旁边添画一些物体,如树林、云朵、风筝等。在涂底色时可用画面中用得最少的颜色或者是和主题形成对比的颜色。

    四、幼儿作品展览

    请幼儿介绍自己画的小鸟。再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鸟,并说出你为什么喜欢的原因。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10

    活动内容:《秋游》(绘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花朵。(难点)

    2.学习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重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家长带幼儿出游,观察秋天万物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

    2.课件、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一)出示范例: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朵)再想想这幅画是怎么画成的?里面都藏有什么几何图形?

    (二)幼儿讨论后,师: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拼画上去的,看看几何图形象什么,再添画而成的。

    (三)引导幼儿根据几何图形联想

    1.出示贴有几何图形的图画纸: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图形象什么?

    2.幼儿回答后师。

    (四)出示课件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与几何图形对比进行联想。

    二、幼儿作画,师指导

    (一)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进行绘画,想想它象什么,画于适当位置,根据想象添画。

    (二)涂色时注意颜色的.搭配,添画时主次分明。

    (三)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想象添画。

    三、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对画面颜色鲜艳、联想丰富、创作新颖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1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初步了解国画,感受我国著名的国画画家齐白石老爷爷的作画风格。

    2、在画面中,尝试和探索虾儿多样的组合排列,体会画面安排和构图美。

    活动准备:

    齐白石作品图片若干张;国画虾的绘画步骤图解;宣纸、毛笔、调色盘、国画颜料、墨、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形式导入。

    师:“驼背老公公,胡子毛烘烘,热火锅里去洗澡,青袍换成大红袍。”小朋友猜一猜,这是说谁呢?

    二、展示齐白石作品。

    师:画上有什么?

    幼:虾。

    师:虾儿生活在哪里呀?你喜欢这些画么?为什么?

    幼:喜欢。画得像真的一样。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些画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

    幼:用毛笔画的。

    师:我们小朋友以前画画用油画棒、彩笔、铅画纸、白纸画,这种画叫国画,国画有它特殊的工具。

    分别出示毛笔、国画颜料、宣纸、墨、水并向幼儿一一介绍。

    师:小朋友知道这些可爱的虾是谁画的么?

    幼儿1:画家画的。

    幼儿2:不知道。

    师:这些画是我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齐白石老爷爷画的。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虾体晶莹剔透、笔笔传神,所以称得上是画坛一绝。也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齐白石老爷爷的画显示了画家非凡的功力。

    师:欣赏了这么多幅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谁愿意告诉老师虾儿长得什么样?

    幼儿1:像驼背老公公,身体是弯弯的。

    幼儿2:虾的身子是一节一节的;尾巴像飞机;尾巴也有点像小扇子。

    幼儿3:头上长着刺;还长着两个大钳子像螃蟹,长着长长的细细的胡子。

    三、观看课件:动态的虾。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虾在水中是怎样游的。

    幼儿1:虾在水中一跳一跳的。

    幼儿2:虾在水中弹跳的很快。

    四、观察作画的方法,了解画虾的步骤。

    师: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太有趣了,小朋友想不想画?先看一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教师演示画虾的步骤:先用淡墨画虾的头部,再用淡墨画虾的背部直至虾尾,用浓墨点头刺再勾画虾的足,然后用重墨点眼睛再勾画虾的钳,最后用淡墨勾画虾的须。

    五、幼儿练习运用毛笔大胆画虾。

    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欣赏展示。

    1、幼儿自由交流评价作品。

    2、请幼儿说说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好在哪里。

    3、把幼儿作品展示在作业栏里。

    推荐理由:

    活动中,幼儿参与性很强,互动和谐,具有以下两大主要特点:

    1、宽松的互动环境。

    本活动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著名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作品展示,让幼儿充分体会了虾儿在艺术样式上的美感(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同时,让幼儿对虾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不同的欣赏环节中,既有教师的简单介绍,也有不同的讨论话题,为幼儿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因此在幼儿欣赏每张作品时,通过有意识地启发,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如虾儿像驼背老公公,身体是弯弯的,尾巴像飞机,头上长着刺,长着长长的细细的胡子等,使幼儿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互动。

    2、综合运用多种欣赏方法。

    通过观看课件,画中动态的虾让幼儿对大师的作品有了感性的理解,并从欣赏环节自然过渡到表现环节,任何艺术表现方法的学习都离不开对具体生活经验的解释,幼儿只有积累了许多操作经验以后,才能用自己的解释获得一些抽象的儿童化的概念,形成幼儿自己的技能。在本次欣赏与表现活动中,作品欣赏、实物观察与教师演示相结合,关注幼儿观察的特点和思考角度,给幼儿更多观察、了解、欣赏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解释一些抽象的艺术表现方法。使各环节自然连接,一气呵成。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12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中熊猫活泼可爱、憨厚传神的形态,感受作品中物和景的和谐关系。

    2、感受画面的墨色变化,尝试用浓、淡墨表现熊猫。

    3、能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体验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观察过熊猫,了解熊猫的基本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课件:吴作人的《熊猫竹石图》,多种动态的熊猫图片。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熊猫图。

    (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图上是什么?它们看上去怎么样?熊猫是什么颜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它的四肢是什么样的?它的头和身体又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熊猫的头和身体是圆圆的,耳朵、眼睛和四肢是黑的,耳朵是半圆形,眼睛是椭圆形,眼睛排列起来像个八字。

    (2)欣赏熊猫吃竹子、向前爬等不同动态图。

    教师:这个熊猫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先画熊猫的什么地方?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线条?然后再画什么?

    (2)教师小结:可用大白云淡墨画熊猫的头和身体轮廓;用浓墨两笔对按的方法画出耳朵和眼睛;用浓璺按和拖的方法画出四肢。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不同动态的熊猫。

    (2)教师:先想一想,你画的熊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4、集体欣赏、交流,引导幼儿从熊猫外形特征和各种动态来评价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参考资料

    熊猫竹石图

    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吴作人水墨渗化的技法。图中的熊猫憨态可掬,形象生动,较适合大班幼儿欣赏。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先通过整体欣赏画面来感受熊猫的憨态、可爱,再重点欣赏画家独特的用墨方法。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1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春天母鸡带领小鸡到草地上游戏的情景图,感受它们之间的欢快情绪。

    2、能表现出小鸡的不同姿态,并尝试画出遮挡的小鸡形象。

    3、学习画母鸡和小鸡的方法,大胆合理布局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1、有关母鸡和小鸡游戏的视频或图片。

    2、蜡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3、幼儿用书《母鸡和小鸡》。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让幼儿观察作品,观察母鸡和小鸡的`各种动态。

    教师:天气真好,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一起来到草地上玩游戏,鸡宝宝在哪呢?别急,瞧,一只鸡宝宝来了,看看它在干什么呀?鸡宝宝还会又哪些有趣可爱的动作呢?请小朋友来摆一摆,好吗?

    (2)引导幼儿感受小鸡快乐的情绪。

    (3)教师将小鸡的形态进行小结。

    2、引导幼儿讨论、思考如何表现画面。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来表现画面。

    (2)重点引导幼儿表现小鸡的动态、背景、整体布局、色彩等。

    (3)教师出示范画幼儿欣赏、讨论。

    3、幼儿创作作品《母鸡和小鸡》,教师指导。

    (1)提供绘画工具,幼儿分组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让幼儿表现小鸡和鸡妈妈游戏的情景,难点是让幼儿表现各种动态的小鸡。

    4、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同伴交流。

    (1)教师:谁来说说你画的鸡妈妈和小鸡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相互评价,说一说哪里画得好。

    活动延伸:

    幼儿欣赏画家作品《母鸡》,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花纹、线条、颜色。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14

    背景:

    在水果中,苹果要算是幼儿最熟悉的一个,它是在幼儿绘画中最早出现的图像。选用苹果做教材在幼儿园里也司空见惯,如何利用幼儿已有经验进一步引导幼儿欣赏它圆润光滑的外表、柔和多变的色彩,却又是一个新的尝试。

    目标:

    1、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感受塞尚的绘画风格,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与构图美。

    2、乐于仔细观察和表现苹果丰富的颜色,提高对色彩的敏感性。

    准备:

    1、塞尚名画数幅,局部画面“七个苹果”。

    2、纽富士苹果数个,小张铅画纸、炫彩棒、剪刀。

    3、灰绿色底板纸一张,白纸剪成的瓶罐数个。

    过程:

    1、欣赏艺术作品

    (1)再现已有经验:说说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2)欣赏数张塞尚的名画:

    欣赏作品(一):观察画面上有哪些水果,从颜色上分辨有几个苹果。

    介绍画家塞尚:说起画苹果,大家都会一致夸塞尚,塞尚非常喜欢画水果,每一次都会仔细地观察,静静地想,慢慢地画,因为苹果保存的时间最长,所以,在水果中他最喜欢画的就是苹果。

    欣赏作品(二):数一数画面上有几个苹果(13个苹果),谈论这些苹果是怎样放置的。

    介绍塞尚每画一个苹果都要画得像每一个人一样,个个都不相同,而且,还要把它们有的放在盘子里,有的放在瓶子旁边,摆放得舒舒服服。

    欣赏作品(三):“七个苹果”,谈论:塞尚为什么会画得这么慢。

    选取其中一个红苹果对照颜色,找出它在画面上的位置,分辨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体会塞尚画得很慢的理由。

    2、学学塞尚也来画一个苹果

    (1)每张桌上放一个苹果,由幼儿任选其中一个。

    (2)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3)用炫彩棒直接画轮廓,逐步添加颜色,可以运用接色迭色等方法使颜色接近和调和。

    (4)对不满意的部分,可等炫彩棒稍干后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5)将画好的苹果剪下,贴在展示板上。

    3、共同安排画面

    (1)以买苹果的方式,轮换地选择同伴的作品。

    (2)选一个放一个在灰绿色的底板纸上。

    (3)放置时思考摆放的位置,例如:放在正中(稍偏移),靠得远(近)、上(下),是否要添加器皿等。

    4、欣赏比较

    将共同安排的画面和塞尚的画面作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发现自己也可以像塞尚那样画出漂亮的苹果,从而获得成就感。

    延伸:

    尝试用七个苹果拼合成更多的画面。

    评析:

    “我们画得比塞尚更美”

    经过较长时问的观察和探讨,我们发现幼儿对颜色始终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不同年龄阶段对颜色刺激的敏感却又有所不同。它不断经历着从主观(不顾客观事物的'颜色,任意选色)到客观(关注客观事物的颜色,有目的地选色)、又从主观(在尊重客观事物的颜色的同时探究色彩的对比配色)到客观(关注客观事物颜色的细微变化)再主观(更有意识地选配颜色,表达个人的主观感受)螺旋式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受到幼儿自身颜色知觉能力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受到周围环境与教育推动的影响。我们试图利用幼儿最熟悉的苹果,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个人自主的操作尝试,培养幼儿对色彩敏锐的观察力,从而提高幼儿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我们选择了被称为世界艺术之父的塞尚的数张水果的作品作为欣赏的材料。尤其突出其中一个局部画面“七个苹果”,意在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画面上苹果色彩的丰富性,进一步提高观察和表现色彩变化意识。

    最初,我们试图由七位幼儿自由结伴为一组,排列各自剪下的苹果,思考如果表现其构图美。但我们发现,由于幼儿的深度空间知觉能力较弱,在把各自的苹果进行组合安排画面时,似乎并不在意出现的问题。为此,从幼儿的现状出发,及时调整为引导幼儿共同尝试,以引起幼儿对画面安排的兴趣,为进一步探索创造条件。

    活动以后,教师提供了几种不同的底板,启发幼儿尝试自由摆放。经过不断尝试,幼儿发现有的苹果看上去很新鲜,有的似乎放了好久,甚至有的快要烂了。画面上有的苹果飞起来了,有的苹果快要掉下来,他们就及时进行了调整。以后,幼儿又发现虽然苹果都放得很稳当,可是,有的画面高低有致,有的却又较刻板,他们再次进行调整。在调整时,他们又发现新鲜的苹果、好看的摆放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苹果,其他的水果是不是这样呢?除了水果,其他的物品是不是也能更好看一些呢…···这一切,给幼儿探索如何表现美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艺术表现是一个不断创造美的过程,无论是造型、色彩或画面的安排,都不会一成不变。美术欣赏不仅给幼儿创造了发现羡体验美的机会,更给幼儿创造了进一步发现问题、不断超越自我、挑战大师、主动创造美的机会。当幼儿将自己的画和大师的画放在一起欣赏时,他们都自豪地说:“我们比塞尚画得还要漂亮!”

    艺术家塞尚简述:

    塞尚于1839年1月19目诞生于法国南部,他的父母均来自意大利,最早以制帽为业,由于经营有方,较为富有,后有机会收购了一家破产的银行,使自己成为一位有地位的银行家。一次,塞尚的父亲在地摊上购买的一个盛满油画工具的箱子,送给塞尚。这个不经意的礼物启蒙了一个伟大的画家,虽然塞尚曾设法继承父业,但最终选择了绘画作为他终身的事业。富裕的生活也确实帮了他不少,他是当时印象派成员中少数有钱的画家之一。善良的塞尚更尽力收买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以支援他们拮据的生活。

    塞尚作画时,他每画一笔都要经过慎重考虑,仔细琢磨,下笔非常迟缓。苹果和其他水果、瓶瓶罐罐都最完美地体现着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他打破了固有的透视法则,采用冷暖对比的方法来表现较强的体积感,以“变形“的手法创造出更为坚实的构图,从而实现了在画面上创造他心目中第二个自然的目的。

    塞尚一生保持着和谐、冷静、平衡和对形与色特殊的感觉,他对明暗、体积、层次、空间和刻画的研究,创造出一个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他认为画面应追求艺术的真实而不是以再现自然的艺术面貌出现,画家应该根据对自然的直接感受经过重新安排,把个人的主观意念表现出来。

    塞尚的画具有丰富的量感和质感。他经过长期的摸索,起初在浪漫派的影响中成长,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之后,再将画面加以革新,转变为适合自己的风格,结果又抛弃了印象派,创造出更有个性且更真实的绘画。他的绘画一直影响着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不愧被人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15

    活动目标

    1、复习侧面人及背面人的画法,能画出升旗时人物的简单动态。

    2、注意画面整体布局及人物比例。

    活动准备

    1、彩笔、剪刀、白纸、红纸、黄色小方纸、胶水。

    2、活动前有过参加升国旗的经验,教师进行过有意识的观察引导。

    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升国旗的经历。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我们应该怎样热爱红旗?升国旗时怎样做?(立正,行注目礼,在一起举行升旗仪式,对着国旗敬礼,等等。)

    2、学习侧面人、背面人的.画法表现升旗的情景。

    (1)教师讲解示范如何用侧面人、背面人的画法表现小朋友热爱国旗的特征。

    (2)鼓励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尝试画简单的人物动态,为大家做示范。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体布局及保持画面整洁。

    3、展览、欣赏各自的作品。

    引导幼儿从作品的动作、构图、布局等方面评价、欣赏同伴的作品。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