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历史文化探索:病入膏肓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6-25 13:45:01 热度:331℃

    作者:独酌月影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历史文化探索:病入膏肓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典故吧,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还记得都学过哪些典故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文化探索:病入膏肓的典故及故事介绍,供大家参...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历史文化探索:病入膏肓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典故吧,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还记得都学过哪些典故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文化探索:病入膏肓的典故及故事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晋成公八年时,晋景公杀了赵同、赵括。两年后,晋景公梦见一厉鬼,披散的头发一直垂地,捶胸顿足,厉声骂道:“你杀我子孙,不仁不义。我已向天帝诉冤!”说罢,厉鬼毁坏大门和正门而入,就向景公掐扑过来,景公大惧,往内宫奔逃,厉鬼又破户追入内室,景公甚感恐怖,呼叫而醒。醒后,晋景公即召见桑田的一位巫人,巫人所卜和景公的梦境完全相同,景公惊惧地问道:“那怎么办才好?”巫人说:“不得吃新麦。”

    巫人去后,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就遣人往秦国求医。派遣医缓来晋为景公治病。秦医未到时,景公梦见疾病化为两个童子,其中一个童子说:“医缓医术高超,他来治病,恐怕会伤害到我们,我们逃到何处才安全呢?”另一童子回答说:“我们躲避在肓(膈)之上,膏(心)之下,即使有良医,又怎能奈何我们?”

    等到医缓到来,给景公诊病后说:“这病已不可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力也不能到达此处,实在不可治了。”想到医缓的诊断与梦境相符,景公叹道:“你真是良医!” 于是厚礼送医缓回秦国。

    到了六月丙午日时,景公忽然想吃新麦,命令农户献麦,并吩咐煮好麦粥。景公忽然想起巫人的话,立刻召他入宫,指着麦粥对巫人说:“你说寡人吃不到新麦,你看这是什么?”并喝令左右将巫人推出斩首。景公刚吃了麦粥,顿觉腹胀,急急起身如厕。没想到,景公竟然跌入厕内,陷于粪池中而死。

    有一小臣凌晨在梦中见到景公已死。等到中午时,见景公被背出厕所,于是知道梦中所见是真实的。“病入膏肓”形容病重无法治好,也比喻事态已经严重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历史文化探索:病入膏肓的典故及故事介绍.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