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5-22 22:24:01 热度:148℃

    作者:独酌月影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

    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

    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张九龄镇荆州时,署其为荆州从事,不久,患疽而卒,终年五十二岁。有《孟浩然集》。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晚泊浔阳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此诗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以空灵之笔来写内在的情感。

    全诗简淡自然、空灵无迹,颇有随笔的味道,而在随意挥写间,不但勾画了江山风景,而且抒发了倾慕高僧慧远、向往隐居胜地的隐逸情怀。


    【原文】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释】

    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挂席:张帆。

    郭:外城。

    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白话译文】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创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五月,诗人孟浩然漫游吴越之后,自越州返襄阳,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晚泊江边眺望庐山,发思古幽情而作此诗。


    【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

    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

    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