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5-08 12:42:01 热度:394℃

    作者:浅唱梦痕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需要...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情境,编制2的乘法口诀。

    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挂图 小棒 口诀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展现挂图)

    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老师指着挂图,让学生观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帮着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生:桌上摆了9个碗,3双筷子,可能吃饭的有9人,应该摆9双筷子,已摆好了3双,还要摆6双……

    师: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一双一双地摆)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生:能。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生1:我是边摆小棒边数边填表。

    生2:我是先数一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即用2连加的方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师: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填写算式,再汇报;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能)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可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

    形式多样:可以师生对口令,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是: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

    (把第15页练习第2题写在小黑板上展示)先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

    提问:(指着小黑板上已填完的表)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双数)没有圈起来的数呢?(单数)

    3.比一比,哪一组获胜。

    规则: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然后老师选两组同学进行接力,其他同学当评委。接力同学每人只做一题,然后按顺序传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又全对的小组获胜。让同学说说比赛的感想。

    4.综合拓展题。

    出示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填一填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

    做家务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2×3=6 二三得六

    2×4=8 二四得八

    2×5=10 二五一十

    2×6=12 二六十二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挂图,小棒。

    方法: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需要几个轮子"这一数学问题。大家打开课本16页,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

    师:大家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了吗

    生;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

    二、探讨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师:一辆车3个轮子,2辆车几个轮子

    生:2辆车6个轮子。

    师: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数一数,看看3辆,4辆……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 并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独立摆、数、填,老师个别辅导)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师:好办法,就是没多一辆就多3个轮子。用连续加3的办法可以算出9辆车需要27个轮子。

    2、合作学习,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教师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问: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

    师:一个三角形是几个3 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个3,1×3=3或3×1=3

    师;很好,同学们的乘法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大家能编出口诀记住1×3=3吗

    生:一三得三。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自己编出乘法口诀。接下去,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人摆三角形,一人说算式,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

    (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编写情况)

    3、集体交流反馈。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桌之间合作得非常认真。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获吧 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老师可以多让一些学生反馈,加深他们对乘法口诀的印象)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自己编出了3的乘法口诀。下面,每个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诀读一读。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

    4找规律,记忆口诀。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全班反馈

    师;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想,如果忘记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师: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来记的,其他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发现上下两句口诀得数相差3,我背诵的时候只要每次加三就可以了。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发现这个规律了吗 大家试试,用××同学的方法是不是很快能记住3的乘法口诀。

    (给学生再次用规律记忆口诀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

    口诀接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

    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

    3练一练的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第三题

    《伴你成长》1—3题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熟记3的乘法口诀,明白每一句口诀的意义。

    2、能用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一、听算

    思考:乘法算式中积一定大于乘数吗?

    不一定。如:0×a=0 1×1=1

    二、新课

    1、出示问题:9辆车有多少个轮子?

    生发现少一个条件。(不知一辆车几个轮子。)

    出示表格。

    2、你能看懂下表吗?说一说表格各栏的意思。填一填

    三轮车有几辆1 2 3 4 5 6 7 8 9

    轮子有几个 3 6

    3、可以怎样算呢?

    表格的空格其实是在向我们提问。说一说提了什么问题。

    怎么解答这些问题?

    问一个列一个算式。生在练习本上列。

    (1)借助摆三角形数边数的方法进行探索。

    (2)用逐一加3的连加方法进行探索。

    (3)鼓励从已有知识“二三得六”“三五十五”或“三个十是三十”出发,利用连加或连减的方法进行探索。

    4、怎样算的快些呢?(用乘法口诀计算)

    5、根据我们以前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你会编制3的'乘法口诀吗?

    6、说一说每句口诀的意思。

    比如:“二三得六”的含义。

    一句口诀可以写2个算式。

    7、读一读这些口诀,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口诀的?

    三、巩固练习

    1、对口令。

    几几得九。顺向、逆向对口令。

    2、完成p17、1、2、3、

    一句口诀2道算式。

    3、找规律,填一填。

    先观察,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1)10,15,20,(),()。5个、5个地增加。看到10想到几乘五得一十?用5的乘法口诀就可以快速完成。

    (2)9,12,15,(),()。3个、3个地增加。想3的乘法口诀。

    4、过河。

    正确运用乘法口诀完成计算题。

    四、数学故事。

    1、请同学们自己先看一看,再想一想图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数学故事。

    2、和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3、全班交流。

    淘气拿了20元钱,他准备买一套故事书。到了书店,阿姨告诉淘气,一套故事书有6本,每本3元,阿姨找给淘气5元钱。淘气在心里算了算。每本3元,6本就是6个3元相加,用乘法计算就是6×3=18元。我给阿姨20元,20—18=2元。阿姨应该找我2元钱。淘气告诉阿姨:阿姨,您找错了吧,应该只找2元。阿姨笑笑说:平时呢,找5元肯定错了。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本店对小朋友实行优惠,每本书便宜5角钱。请你算一算,我找对了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让我从中收获了不少。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课开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

    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形式丰富多彩,把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课本P16的内容及P17练一练的第1、2两题。

    教学目的: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况,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3的乘法口诀本身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谁能说说你会用这双手做些什么手工呢?

    2、 “十一”快到了,小明想给他的好伙伴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他算算,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

    3、 看图引入

    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提出数学问题,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呢?3辆呢……9辆三轮车分别需要多少个轮子?

    二、 探讨新知

    1、 数一数,填一填。

    (1)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数一数,看看3辆、4辆……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2) 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填的。

    (3) 启发学生说出表格中的数各表示什么。

    △ 引导学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个3,第二格表示2个3……第九格表示9个3。

    通过数一数,学生经历了用3连加的`过程,算出得数,理解三轮车的数量与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强化对几个3得几的体验,为学习3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2、 合作学习,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1) 教师示范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三角形。

    (2) 摆一个三角形,列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

    (3) 引导学生说出:它表示几个3,怎样列式,怎样编出3的乘法口诀,并及时板书:

    1个3 1×3=3 一三得三

    2个3 2×3=6 二三得六

    … … …

    … … …

    … … …

    3、 记一记:

    (1) 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 讨论:怎样才能记住3的乘法口诀?

    (3) 找规律,记口诀,

    ① 请同学们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一记,并自由读口诀。

    ② 同桌两个互对口诀。

    ③ 比一比,看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三、 巩固练习

    1、 课本P17,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和认真观察题目的习惯。

    2、 课本P17,练一练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

    四、总结

    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结合淘气做三轮车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建立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3的乘法口诀。

    难点:

    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课型:

    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你们喜欢做手工吗?瞧,淘气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

    师:淘气制作的三轮车,一辆车需要几个轮子?两辆车呢? (二)自主探究

    1.用圆片摆一摆,填一填。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分工合作,用圆片代替三轮车的轮子摆一摆,完成下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小棒摆成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辆三轮车需要的`轮子,然后完成表格。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摆、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编口诀。

    师:现在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以及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吗?咱们来试一试。1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

    生1X3=3,口诀应该是一三得三。

    师:很好!就这样,那么2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3辆呢?……9辆呢?大家依次这样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编口诀,教师巡视,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 学生可能会说: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比前一句的结果多3。 俗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知道了三七二十一,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 我是想之前咱们学过“三五十五”,那么就有“三四十二”“三六十八”。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你有什么感受呢?有哪些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3 的乘法口诀

    1x3=3 一三得三 2x3=6 二三得六

    3x3=9 三三得九 3x4=12 三四十二 3x5=15 三五十五 3x6=18 三六十八 3x7=21 三七二十一 3x8=24 三八二十四 3x9=27 三九二十七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6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轮车吗?小明想做几辆玩具三轮车送给好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小明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1、画一画、说一说、填一填。

    师:(分发一张画有9个方格的草稿纸)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请您像老师这样为每辆三轮车画上轮子。并且数一数,边数边填表格。

    师:谁来回报一下你数的结果。(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两辆三轮车有6个轮子……)

    师:看来“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答案。

    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①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师总结: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2、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师:1辆三轮车也就是几个3?(1个3),那么1个3是3,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1×3=3。(板书到黑板)师;2辆三轮车呢?(2个3)2×3=6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辆、4辆、5?9辆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请同学们利用“表格”,独立填写乘法算式的积,再结合左边的车轮图进行验证。同时让学生完成板书。

    师: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3的乘法口诀吗?

    学生独立编写乘法口诀,(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自己练习背一背。看谁记得最快最准。

    (2)口诀接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

    (3)按顺序齐背。再拍手背一背。

    (4)学生与学生对口令(按顺序),教师与学生对口令(打乱顺序)。再齐背一遍。

    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

    (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3是“三六十八”,减个3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

    师: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记忆,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真佩服你,善于发现知识的联系。

    五、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师:你记住这些口诀了吗?那我可要出几道题来考考你。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二十一

    ()六十八

    ()二十七

    三四()

    ()得三

    三三()

    三八(

    )()得六

    2、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

    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三五十五

    3、咱们再来做一组口算题,看谁举手最快!(要求读算式说得数,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3×5

    6×3 4×3

    3×9 8×3

    4、计算小竞赛。(书中37页过河题)

    四、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收获可真多,回家后,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感性认识3的乘法口诀,然后记住3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类推、概括、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各式和样的练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争先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和运用。

    教学难点:

    对“数学故事”的理解、表述和解疑。

    教学准备:

    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谁能说说你会用自己的这双小手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周末,方方想给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算算,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

    二、问题探究

    谈话: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

    三、体验感悟

    1.拿小棒摆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

    3.板书:1×3=3

    一三得三

    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1题:找朋友

    2题:找规律填数

    3题:动物运动会

    数学故事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10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掌得不错,记忆方法也能掌握。口诀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堂上背出来。应用方面还有欠缺。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