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4-15 05:27:01 热度:353℃

    作者:梦回江南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理解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竖式计算。

    36+28+17=65-25-21=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情境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过公交车吗?那你们坐过吗?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遵守乘车规定,要有秩序的上下车。瞧,一辆公交车在南山站停了,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1、课件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

    3、课件呈现

    4、师:你会列式吗?生:67-25+28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另外,问题二的提出为解题的另一种方法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师:像这样有加法有减法的加减混合式题,你们能不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试着来计算一下?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应该线算什么?在算什么?

    1、学生列竖式计算67-25+28=

    2、还有其他解答方法吗?67+28-25=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连加、连减运算的基础,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直接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来完成,重点让学生在与连加、连减运算的比较中,感受新知学习的注意事项,看清运算符号。探究其他解决方法的环节,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进一步巩固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72-(47+16)=

    2、引导学生与67+28-25=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

    3、尝试笔算72-(47+16)=

    4、讨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

    5、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本环节直接出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让学生跟上一题的算式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在笔算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有没有简便写法,充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29页练习五的第5题

    2、完成28页做一做

    3、知识应用。

    四、课堂总结,评价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67-25+28=70(人)

    72-(47+16)=9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讲解示范

    教学准备:

    PPT课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6÷3×2=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明白简单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进而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4×3=12 12+7=19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为什么先算4×3?

    4×3+7

    7+(4×3)=7+12 =19=12+7=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精讲点拨

    (一)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7+12=19

    4×3+7=12+7=19

    问题:

    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二)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12÷3=7+4=11

    问题:

    1.谁来说说这道题应该如何计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发现每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结合情景来理解运算顺序更自然、深刻。)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 7×5-3 4+4×6 81÷9+2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三)在○里填上“>”“<”或“=” 54÷9÷2 ○ 3 3×6÷2 ○ 13+56÷7

    3×7-16 ○ 27 45-9×3 ○ 5×8-18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

    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