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9-24 08:00:01 热度:167℃

    作者:眉眼如画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基础知...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

    一、要点

    1、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4、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知识

    1、认识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每个汉字都应做到读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准确地书写、运用。

    2、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3、注意把字写正确。

    三、汉字笔顺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十一十

    先后捺人丿人

    从上到下主亠

    从左到右川丿

    先外后里再封口田

    先中间后两边山

    从外到里向

    此外,还要注意下列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关于写点的顺序,应注意: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面后写,如:瓦、丹、叉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四、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

    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

    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

    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

    品安结构:森、晶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2

    小学语文基本文学常识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 商丘应天府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1、句子不完整。

    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

    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 搭配不当。

    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5、 词序混乱。

    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6、 前后矛盾。

    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7、 重复啰嗦。

    如:他是我们班成绩秀、功课的学生。

    “成绩秀”和“功课”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8、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修辞手法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

    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

    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

    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

    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

    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

    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

    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偶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0.反复

    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1.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3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三、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四、句子按语气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五、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七、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八、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九、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十四、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五、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六、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二十七、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三十、文章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二、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三、破折号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三十四、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表语言断续;表话未说完;表心情矛盾;表思维跳跃;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五、引号的作用:表引用、表讽刺或否定、表特定称谓、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时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2、结尾

    (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3、中间某句话或者某段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答题技巧

    1、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度,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的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答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4、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5、考生经验,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三点,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