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实用范文 时间:2025-09-13 04:24:01 热度:409℃

    作者:梦醉花间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课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200÷5 180÷6 810÷9 220÷2 333÷3 23×20 10×21 43×10 20×2 3×23 32×10 40×12 20×33 80×20 30×23

    一、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师提出解决问题

    1、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2、把番茄苗移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

    三、尝试与探索

    四、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可能有三种算法

    1、18÷3=6(元) 6×9=54(元)

    2、9÷3=3(元) 18×3=54(元)

    3、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汇报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全班共同解决。

    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师小结:有乘也有除的运算叫乘除混合运算。

    引导重点

    1、让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班内反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达成共识

    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五、练一练

    自主练习第1题

    买6包葡萄干要42元,买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

    将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

    包数

    钱数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答案!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

    生2:我想买9千克

    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

    生4:把他们全部移栽到种植区,每行栽9棵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2、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

    3、班内反馈,按小组进行。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

    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教师强调:

    第(1)题,先算4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5×4+8。

    第(2)题,先算12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00-12×8。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2、经历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出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3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2、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摆正方体学习并探究了连乘和连除的计算顺序,这节课我们接着通过正方体来学习新的知识。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4

    一、教学内容:P79

    二、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口算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1)小刚每月生活费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

    学生独立估算:800+600-1000=4000(元)

    大约节余400元

    实际算算,全班交流:

    786+632-980=438(元)

    (2)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960元的洗衣机,要攒几个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960-438=522522-438=84三个月

    438+438=876960-876=84三个月

    3、小结

    4、练习

    (四)全课总结

    加减混合运算(不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怎样?

    (五)作业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的运算顺序,学会用脱式解答同级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级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脱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16+9+832-10-625+20-1048-8+17

    学生完成后,教师订正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为运用迁移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同学们在做些什么?

    2、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3、怎样列式计算?

    自己想一想,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反馈交流,总结运算顺序

    分步计算:53-24=2929+38=67

    综合算式:53-24+38=67

    总结:只有加减运算时,从左往右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77

    总结:等号对齐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顺序

    48-8+1715÷3×5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23+6-112×8÷472÷8÷3

    (二)改错

    ①15-6+4②2×6÷3

    =15-10=2×2

    =5=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①小题是错的,应先算15-6。

    第②小题是错的,应先算2×6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1、2题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七夕 爱情 伤怀 励志
    ADADAD
    热门栏目